常常膝蓋痛就想到退化性關節炎,但是必須知道膝蓋疼痛的成因很多,可以先從膝關節的構造開始了解:
(圖: 膝關節周邊包有肌肉,兩側有側韌帶,大小腿間有前後十字韌帶,中間還有滑液囊及半月軟骨)
由上圖可知肌肉,軟骨,滑液囊,或韌帶任何一部分有問題都會膝蓋疼痛。所以確切的診斷還是要經由醫師評估才知道喔! 至於退化性關節炎是目前膝關節最常見的問題,主要在膝關節之間的軟骨經過長年累月的磨損導致,症狀除了疼痛以外還會感覺到膝蓋"卡卡"的。
(圖: 退化性關節炎會有軟骨磨損甚至硬骨直接外露,而旁邊也可能會生骨刺)
膝蓋就跟機器一樣,只要用久了就一定會有損耗的問題,而年紀大了之後軟骨的修補也會變慢。但也不是完全無法避免的問題,重點在您好好保養它了嗎? 保養可不是等到有問題才開始做喔! 以下幾點從年輕就要開始注意:
1. 少負重: 重量直接會造成膝蓋的負擔,所以常背重物的人要小心膝蓋磨損。另外體重的控制也相當重要,體重過重也代表著平常走路膝蓋都必須比一般人承受更大的負擔!
2. 保持正確姿勢: 跪姿及蹲姿都會額外造成膝蓋的負擔,此外平常站姿直立也很重要,除了可以讓身體的不同部位平均分擔身體重量,也可以讓身體在承受重量變得更有效率,也較不容易造成受傷。
3. 適度運動: 退化性關節炎是過度使用所導致,但近期也有發現若膝關節不常使用反而退化速率也會加快。目前推測是因為膝蓋的骨頭和軟骨需要適度的壓力才能夠吸收養分,另外肌肉的萎縮也會造成保護膝關節的能力變差。因此建議可以增加承重較少而且能夠動到膝關節的運動,如游泳及騎腳踏車。至於跑步及健走只要記得"適度"還有"不勉強"的原則,都是對身體有幫助的! 如果會疼痛建議要立即休息,不要忽視身體發出來的警訊喔!
4. 合適的鞋子及鞋墊: 和膝蓋一樣,腳部也承受著身體的重量,如果腳部的承重能力不良,反作用力也會讓膝蓋受到衝擊。所以鞋子要有緩衝及避震的能力,尤其是長跑步的人。另外有扁平足或是足內外翻等等足部問題的人也應該使用專門的鞋墊,否則這類問題會導致足部的緩衝能力不良導致膝蓋承受更多衝擊,足內外翻也會導致腿部歪斜而影響膝蓋承重的能力。
若經過醫師診斷有退化性關節炎,以下是相關的治療:
1. 藥物治療: 一般都是使用消炎止痛藥,目標在症狀控制而不是治癒,所以視自己的症狀著量使用即可。另外現在非常流行的葡萄糖胺(如:維骨力)及軟骨素則具有補充膝蓋軟骨養份及消炎的效果。目前研究對輕度的退化性關節炎有療效,但重度的退化性關節炎效果較差。目前推測是因為軟骨損傷之後的吸收能力也相對變差,而且每個人對葡萄糖胺及軟骨素的反應也不一樣,因此建議三個月使用如果沒有明顯效果就不建議使用。葡萄糖胺及軟骨素的優點在於能夠減少消炎藥的使用而且有較少的副作用,但是還是建議有心臟問題或腎臟問題的病患和醫生討論是否適合使用,因為裡面有可能會有鹽分的攝取。
2. 復健治療: 若急性受傷及疼痛可以冰敷,之後可以使用熱療、電療及短波等治療以促進循環及減少疼痛。建議可以搭配腿部周邊肌肉的運動及伸展! 之前提到的游泳及騎腳踏車可以考慮,平常坐在椅子上坐抬腳也能夠對股四頭肌的訓練有幫助喔! 建議雙腳一天做三百下抬腳並且持之以恆。此外可以視情況使用護膝: 目前有完全包覆的護膝、開洞式護膝及束帶型護膝。完全包覆的護膝適合膝關節活動度較小的人,也能夠提供退化性關節炎的保暖。開洞式護膝能夠加強髕骨(即俗稱膝蓋骨)的固定,適合髕骨軟化症或是活動度較大的人。而束帶型護膝可以減少髕骨下面的股四頭肌肌腱受到拉扯,適合肌腱受傷的患者,對膝蓋其他部位沒有保護效果,相對的對退化性關節炎幫助較差。可以跟醫師或物理治療師討論自己適合使用的護膝。不過加強腿部周邊的肌肉才是最天然且效果最好的護膝,可以在減少承重的狀況下增加膝蓋周邊肌肉的訓練!
3. 膝關節注射: 目前有玻尿酸、PRP(Platelet rich plasma: 自體血小板免疫血清療法) 及增生療法。玻尿酸注射可以補充關節液,也可以有消炎的效果。PRP (自體血小板免疫血清療法)則是抽血之後離心得到高濃度血小板的血漿,再把血漿打入膝蓋,目前認為血小板具有修補的能力,如老虎伍茲及科比布萊恩等運動員也有接受這種治療。而增生療法是利用高濃度的葡萄糖水注射膝蓋周邊,造成發炎反應來促進修補。不同的治療方法有不同的療效,建議和醫生討論自己的症狀以安排合適的治療。
4. 開刀: 若經過上面保守療法仍然效果有限,就建議要開刀了! 人工關節根據材質的不同壽命也不同,大部分有10年以上的壽命,而且開完刀之後還是需要努力訓練周邊的肌肉,才能夠有好的效果喔!
留言列表